企业资讯

四大消息或影响股市走势 两融杠杆再度纳入投资“工具箱”

2025-04-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连续三板的券商股昨天冲高回落,收盘时多数下跌,且成交剧放。A股国际化显然将加速,先知先觉行为必然会损及我们证券市场的吸引力,与国家大战略相背离。

  本月某天IMF应会宣布人民币是否纳入SDR,由目前情况看,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是大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是对我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无论是哪种情况,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势必加快,股市的规范其实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昨A股上涨与新股发行制度和发行节奏相关,这次新股发行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以原先“现金+市值”方法发行历史遗贸的28家新股;第二阶段是新年后以“无需预付款、纯以持股市值进行申购”方式发行新股。

  很明显,仅因打新考虑而进场的资金必然是冲着那28家新股去的,与明年的IPO无关,因由明年的新规则看,想打新者只需提前一天突击购股即可,并无必要现在就准备市值。

  由于这28家新股的发行是突然宣布的,所以大盘或会因投资者准备市值而录得些涨幅。相关方面己为空仓者留出一两周时间来补充市值,故投资者至少在一、两周内是不必过于担忧的,完全可以耐心持股待涨,也顺便累积些打新额度。

  今日上午将有10月份CPI、PPI、货币供应量等数据公布,由实际情况看,很难与9月数据出现较大跳动,故投资者虽可关注,却不应作出过度反应。当前市场相对更容易受IPO节奏与规则影响,对其他因素会暂时比较麻木。

  至于美联储可能的加息,机构投资者中线操作思路必然会受影响,但这也是后话,至少一、两周内机构无须作出过度反应。

  11月9日晚间消息,据金融业内人士发布消息称,Bsport体育官网今天监管层突击检查了嘉实基金、长盛基金,所有投研电脑被带走。除此之外,还有两家被查,均是京沪知名公募。

  14年5月,据报道公募大佬嘉实基金也卷入老鼠仓事件,据证监会通报,2013年11月,证监会对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欧宝林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启动初步调查,同年12月正式立案稽查,经调查初步查明,欧宝林案涉及交易金额达1.06亿元,账面获利260余万元。

  嘉实基金(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该公司于2002年底被选为全国首批投资管理人。2005年6月,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嘉实,使嘉实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之一。2005年8月,嘉实被选为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嘉实基金旗下管理了2只封闭式基金、15只开放式基金及多个社保组合和企业年金账户。

  国泰君安副总裁蒋忆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两融余额快速增长,一方面表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得到很大程度恢复,对股指企稳回升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余额短期快速扩张将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两融杠杆正在进入“警戒区”。

  暖流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监鲁强表示,有经验的、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有必要保持风险意识。

  权威数据显示,两融初现“结构化风险”。融资买入额由9月的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进入11月,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此外,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

  10月8日以来,受政策利好支撑、投资者开户人数增加、增量资金流入等多因素影响,沪深两市交易人气持续回升,Bsport体育官网两融杠杆再度纳入不少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箱”。

  数据显示,近阶段融资买入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市场杠杆水平较快上涨。以融资买入占A股普通交易额的比例来衡量市场杠杆水平,该比例由9月底的8.8%增加至10月的11.7%,再增加至11月6日的14%。而在去年9月份股市上涨以前,该比例平均位于10%。融资买入额由今年9月的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进入11月,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

  二是融资余额快速增长。9月底时融资余额降至今年低点9040亿元,但10月8日起融资余额结束下降趋势。10月共17个交易日,融资余额有14个交易日上升,仅3个交易日下降,累计上涨1260亿元。11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又上涨510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至1.08万亿元,重返万亿元水平以上,接近今年年初的融资业务规模。融资余额的短期快速扩张,将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伴随融资余额快速增加的是,融资客买入越来越多的高市盈率股票。截至11月6日,融资客买入市盈率100倍以上或亏损股票的余额为3319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30%,占比较高。相较于该类股票9月底2038亿元的余额,增幅达到了59%,显著高于融资余额20%的增幅。从行业来看,中高估值的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净流入138亿元和133亿元,另有传媒、机械设备和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超过100亿元。而低估值的银行股净流入仅24亿元,仅占同期融资余额增幅的1%。

  业内专家提醒,这些高市盈率和中小市值标的券,是炒作概念集中、炒作前后预期差距较大的品种,融资买入的风险较高。

  四是融资客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数据显示,11月6日,融资客单一股票持仓市值占比在90%以上的仍有21万余人,向证券公司借款接近1700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15%,这部分客户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必须注意的是,当市场连续下跌时,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投资者户将面临更高的保证金追缴和平仓风险。若市场中有大量投资者集中持有同一只或同一类型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还可能引发踩踏风险。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两融余额占到流通市值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3%,两融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20%。而目前A股市场中这两个比例分别已经接近2.7%和14%左右,可以说已经开始进入警戒区。”蒋忆明称,“市场虽然还没有到疯狂的时候,但是已经有必要提醒投资者保持清醒。”

  蒋忆明分析,融资增长非常快。这一方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市场反弹,另一方面,融资融券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杠杆交易背景下,方向选对了会提升收益率,反之则会造成损失的放大。6月以来的股指暴跌中,很多投资者被强制平仓,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两融余额最高曾达2.27万亿元,最低回落到9月底的9000亿元附近。但10月以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两融余额又迅速增加2000亿元,目前已经接近1.1万亿元。

  蒋忆明建议,券商和投资者都要理性看待杠杆的“双刃剑”效应。券商应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控制好“高风险、高杠杆及高负债”,投资者则要权衡风险承受能力。

  鲁强认为,一方面,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必须量力而行,不宜有赌博心理;另一方面,券商要兼顾市场和公司情况,不向不适当的投资者推销投资工具。

  多位券商人士介绍,经过去杠杆,目前券商对于杠杆的运用已经比较谨慎。“现在券商发展两融业务时已经较为谨慎,比如,以杠杆率为例,不少券商目前采用的投资者自有资金与融资金额比例为‘1:0.7’左右,这较上半年曾经出现的‘1:1.5’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同时,目前多数券商对投资者做两融,要求单只股票的集中度不要超过40%,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通常需要持有3只以上股票,以相对风险分散。”

  券商人士提醒,投资者不宜盲目使用杠杆,特别是经过6月以来市场异常波动后,机构和投资者都应更加理性地认识杠杆的作用,合规、合理使用杠杆。他建议,中小投资者提高风险自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炒差、炒小、炒概念和赌博式炒股等投机行为。

  上市平台:至2017年,比2014年底新增上市公司7到8家;至2020年,比2014年底新增上市公司12到14家,力争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0家;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

  整体上市:至2017年,实现食品类、能源类、工程类等2至3家省属企业整体上市;至2020年,实现5至6家省属企业整体上市,其中竞争性行业企业主营业务基本实现整体上市

  航母企业:至2017年,广东省属企业控股3家市值超500亿元的上市公司,控股3到4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国际化上市公司;至2020年,控股市值超500亿元和超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各5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