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Bsport体育:民国保姆为何这么不值钱|钩沉
1940年8月28日,沈从文给妻妹张充和写信,说可以给张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介绍工作——去昆明市龙井街51号某市民家里做保姆,管吃管住,一个月发给法币12元。
月薪12元,听起来很少,事实上也很少。因为这时候法币已经贬值,在昆明市区,买一斤面粉要花2元,买一斤大米要花3元,买一斤猪肉要花7元,买一斤菜籽油也要花7元,买一斤盐要花1.6元,买一斤木炭要花0.3元,买一个鸡蛋要花0.14元,买一双男式短袜要花0.7元,买一双女士长袜要花1.5元。由于商贩在战时囤积居奇,一些市民也大肆投机倒把,香烟在这时候成了炒作对象:20支装的普通刀牌卷烟,一盒卖到12元;10支装的木盒红锡包,一盒卖到40元。
12元的月薪,只能买6斤面粉,或4斤大米,或斤把猪肉,或斤把菜油,或7斤多盐,或40斤木炭,或85个鸡蛋,或17双男袜,或8双女袜而已,想买两样都不够。更要命的是,如果这保姆爱抽烟,光买一盒普通卷烟就能花光她一个月的工资。
工资如此之低,张家那个远房亲戚究竟会不会去呢?我没见到张充和的回信,不敢妄言。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雇主开给保姆的薪水都低得惊人,沈从文介绍的这个雇主所开的薪水应该是跟着行情走的。
有资料为证。1933年,青岛市平原书店出版的通俗读物《青岛指南》问世,该书第一编统计了青岛市区几个常见行业的收入情况:
公务员,平均月薪65元(银圆,下同)。小学教员,平均月薪35元。汽车司机,平均月薪36元。人力车夫,旺季月收入30元左右,淡季月收入15元左右。农村妇女进纱厂打工,平均月薪12元。商店小伙计,平均月薪12元。保姆,平均月薪6元。
再往前追溯,1923年到1926年,鲁迅和原配夫人朱安及老母亲在北京生活,雇了一个保姆,除食宿全包外,他每月付给保姆的薪水才一两元而已。而据1926年“北平社会调查部”对北京市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小学教师平均月薪24元,人力车夫刨除车行租金与各项捐税,每月平均纯收入16元。公务员薪水更高,鲁迅本人在教育部上班时,月薪一度达到300元。他发给保姆的工资,只相当于小学教师的二十四分之一、人力车夫的十六分之一、他本人薪水的三百分之一。
在民国做保姆的,一般都是从农村来的。而我们知道,Bsport体育民国农村长期处于崩溃状态,兵祸连绵、天灾不断,进口货物又垄断了城市市场,农产品只能以极低价格售出,还要负担多如牛毛的各种捐税,农民为了生存,被迫涌进城市,做保姆就是生存手段之一。
可以想见,在民国,只要你不像现在一些雇主那样又是要求外语又是要求学历的,找保姆都会很容易。打个比方说,某太太去家政公司要保姆,月薪只给一块大洋,应征者王阿花觉得低,摇头不干,但是更多找不到饭吃的李阿花、张阿花、赵阿花冲过来报名了,甭说月薪一块,就是不给钱也干,管口饭就行了。
因为雇保姆开销很小,所以民国时大多数文化人,像我们所熟悉的鲁迅、Bsport体育沈从文、徐志摩、郁达夫、费孝通、梁思成、陈寅恪、朱自清、冰心……他们不管是在北京生活,还是在上海生活,抑或后来抗战期间去昆明生活,都雇有保姆。请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收入都很高,1933年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在北京结婚,房子是租的,婚礼费用是借的,每月收支入不敷出,照样雇保姆。而且不光雇保姆,还从青岛雇了一厨师,专门给他们夫妻做饭。是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吗?决不是,只因雇保姆也好、雇厨师也好,开销都很小,比起他们每月所交的房租、房捐、挑水费、倒桶费来,这笔开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的情形在民国以前更加普遍。宋元明清四代市民,无论贫富,大多都有条件与机会找一保姆。有的保姆是买来的,一次付清,终身使用,状如女奴隶,“三言”“二拍”里称为“养娘”的,其实都是带有奴隶身份的保姆。有的保姆是雇来的,管吃管住,每月发给薪水,但是工资都极低。这就使得一大批穷酸秀才可以在诗文或者自序里得意洋洋地使用“呼仆”“付奴”等猛词儿。
正是因为中国一直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贫困农村,一直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赤贫阶层,才使得潦倒如明清之秀才、清贫如民国之文人,也能雇上一个或者多个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