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新闻

Bsport体育:高端人才进军家政行业

2024-04-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后不仅能为行业起到引领作用,还能对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个人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老一小”的照顾是家庭中无法忽视的问题。家政服务已成为城市里很多家庭的“刚需”,且对高品质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Bsport体育:高端人才进军家政行业

  近些年,不少高校开始向社会输送家政服务高端人才。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开放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家政本科生已完成论文答辩,而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本科已成立20年。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家政本科教育中,保洁、烹饪等基础技能课程并非重点学习科目,学校更注重家政学概论、家庭营养学、家政管理学、家庭护理学、现代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法律法规等的教学。

  《法治周末》记者通过公开资料统计发现,全国近20家高校开设了家政学本科专业。

  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院院长吴莹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目前还有147所中高职院校设立家政专业,未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此前在国新办举办的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有关情况答记者时提到,教育部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引导和鼓励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芦琦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和其他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不同,上海开放大学是面向成人的高校,家政本科班超过一半的学生大多数本就来自于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本科毕业前,有些人的薪资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1974年出生的朱春南曾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是上海开放大学家政学本科高级服务班的班长。

  15年前,初中毕业的朱春南从安徽老家到上海做阿姨,从业第3年开始从事涉外家政,拿着较高的薪水,被雇主称为“全能家政师”。即使获得雇主的肯定和好评,朱春南还是决定进入家政学本科深造。

  这次深造为她补上了短板,通过在上海开放大学的学习,她从一心埋头干活,到现在能够胜任各类交流培训工作,家庭美学、教育学等课程的学习,让她在收纳工作中增强了美学意识,也能站在更多角度考虑事情。

  朱春南坦言,由于社会对家政行业普遍存在偏见,不少从业者面临发展困境。“很多家政从业人员来自农村,他们的学历并不高,而这个行业的收入受学历影响很大,所以哪怕仅从投入回报的角度考虑,读家政本科也很值得。”

  芦琦向《法治周末》强调,上海开放大学的家政学本科,并不是培养大学生去当阿姨,而是把阿姨培养成大学生。“我们招收的很多都是三四十岁的学生,本科教育,让他们薪酬水平肯定能有所提升,对未来规划职业路径也有益处。”芦琦说。

  家政服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家政服务行业既要有一线服务人员,还要有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

  上海开放大学家政学本科开班之初就设立了企业管理和高级服务两个方向,高级服务班内的学生主要是一线家政人员,企业管理班为培养家政企业主或知名家政机构高层管理者。

  吴莹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吉林农业大学率先设立了本科家政学专业(四年全日制本科),Bsport体育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家政企业担任教育、管理、培训的岗位。

  吉林小棉袄家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小舟就是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的首批毕业生。

  “高考报志愿被调剂到家政专业,当时也不了解这个专业是什么,就到我们当地最大的书店检索相关的书籍,发现一本家政学相关的书都没有。”2003年,宋小舟怀着好奇心,成为首批进入吉林农业大学学习家政学专业的本科生。

  吴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专业每年招生60人至120人左右,本科的课程主要围绕管理、教育、培训,主要为家政服务企业培养管理、教育人才。

  “除基础服务技能培训外,我们的课程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培训家政人员时的交流能力,为客户制造附加值,提升客户体验。”吴莹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很多毕业生在各个家政企业内做产品设计,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训。

  据《人民日报》2022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9.4%,中专及高中学历占比36.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只有3.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也曾表示,目前家政服务市场供给数量和质量均存在短板。一方面,家政服务行业社会认可度低,从业人员供给数量存在缺口;另一方面,家政服务行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专业培训不足,与消费者需求呈现脱节现象。

  在芦琦看来,家政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瓶颈期,亟须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行业,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吴莹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起初社会对家政专业认同度不高,第一志愿录取率很低,随着家政服务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专业领域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近几年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也不断攀升,90%的毕业生在本领域内就业。

  目前,国内除了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开设家政学。

  据吴莹介绍,开设家政专业可以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对于推动家政行业人才成长、促进行业发展以及实现产教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家政学经过20年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已开始招收家政学硕士研究生,这是全国第一个独立设置的家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研究老年福祉、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家庭营养与膳食等方向。

  宋小舟在企业内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在他看来,无论是培养从事一线家政服务的人员还是管理人才,都是为家政服务行业赋能,提升职业认同感,开拓了新的职业规划,“培养了更多更优质的家政服务人员,为有更高需求的客户服务,同时也为家政服务的高薪打开了通道”。

  北京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会长穆丽杰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后能为行业起到引领作用,让家政员不只是简单掌握专业技能,还能对服务质量和个人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受访者也期待,高学历人才进入家政行业能解决目前行业内被诟病的诸多问题,比如,客户和家政服务人员信息不对称、家政服务缩水、家政员盗窃、随意要求涨工资等。

  “一般育儿嫂的工作是包含带孩子睡觉的,最开始,一直是我带着孩子睡觉,一次出差,只需要育儿嫂陪孩子睡一个晚上,她告诉我要单加钱。”北京的上班族陈欢(化名)从家政企业招聘了育儿嫂来帮助自己照看孩子,但她发现,他们连本职内的工作内容都无法保证完成。

  令陈欢不解的是,即使签订了合同,对家政员的工作内容也难有约束力:“招育儿嫂时合同上写明主带孩子、辅助家务。在我出差期间,孩子一睡觉,育儿嫂进卧室就不出来了,家人怎么喊她都不出来,最后家务全是我爸爸一个人做的。”

  陈欢还说,虽然和家政公司、阿姨之间的合同有效期是一年,但是有的阿姨工作三个月就要求涨工资,这给人的感受很不好,感觉合同的约束力非常有限。

  宋小舟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家政服务行业缺乏标准化的工作和标准化的语言服务指引,但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家政服务行业有其特性,“每个家庭的倾向性不同,家政服务工作基本属于定制化服务,哪些是基础工作,哪些是雇主喜好,没有一个硬性标准衡量工作的内容和质量”。

  宋小舟还提到,目前行业有一些服务标准,但不是强制性标准,因此很多企业也并没有真正参考标准,而且消费者也很难获知标准,最终只能依据合同处理问题。

  穆丽杰说:“缺乏社会统一认同的服务标准,是导致家政服务水平难以衡量的重要原因。”

  在工作中,宋小舟处理过不少来自客户的投诉,每个客户的诉求都不同,有的家政员工作很勤快、很有眼力见,但是不爱笑,雇主要求换一个人,理由是如果家政员不对孩子笑的话,孩子感受不到爱的存在;还有雇主投诉照顾老人的家政员虽然饭菜做的好吃但不爱说话,他们认为需要人陪老人解闷儿。

  “为避免家政服务人员盗窃等行为,企业可以在事前做好准备,我们会要求非本地户口员工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开取无犯罪证明,本地户口员工要求亲属签署担保书。”宋小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般这样的流程后几乎不会出现偷盗甚至潜逃的行为。

  他还强调,在招聘家政服务人员时,公司还会向员工之前供职的单位咨询工作情况。

  穆丽杰表示,目前对于不良信誉的家政人员,多数正规家政企业内部都有自己的红、黑名单制度。

  5月25日,在商务部新闻办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家政服务标准化是家政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商务部会积极推进实施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

  “目前市场上经常出现雇佣双方长期合作、生活后,绕过第三方(家政企业),独自成立契约关系。这种时候,企业就无法参与管理,当矛盾发生的时候,没有第三方处理问题。”宋小舟对此类市场行为感到无奈。

  他还提出,国家层面提出的员工制的管理方式能尽量杜绝上面提到的很多问题,员工制能让家政公司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雇主把工资转给企业,企业发放给员工。每次续签合同,与雇佣双方商量工资的涨幅。

  “同时,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家政服务人员身份信息的真实性,给员工发工资需要他的本人身份信息办理的银行卡,就起到了追溯的作用。”宋小舟说。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制家政企业是指直接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与家政服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员工制家政企业在制定企业服务标准、品牌塑造、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具有优势。

  穆丽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为了让员工尽快上手工作,一般企业会对新的家政服务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培训从地方生活习惯、注意事项、基本操作流程等几方面开展,很少有企业会对文化素养、法律知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培训。

  宋小舟也提出,目前大部分家政服务企业缺乏统一的培训,很多企业缺乏真正受过学科教育的培训师,将错误的经验传授给学员。

  吴莹提出,家政服务人员是否合格,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检验标准,虽然有家政服务师职业资格的认定,但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考核过程还需加大监管力度。

  她建议,要建立管理过程严格的培训、考核机制以及职业资格认证、职业等级认证的机制,加大对服务标准、流程的贯彻执行监督和评价反馈力度;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加强基础性调研,对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情况、职业认同感、客户需求的匹配度、职业能力、职业上升空间等维度进行研究,进一步推进员工制。

  宋小舟还建议完善从业人员的等级认定,对月嫂、保姆等施行职业认定式管理,进行高、中分级。“先将高级家政服务人员的标准制定下来,再分级制定普通人员标准,可能更容易达成。”

  在5月25日商务部新闻办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束珏婷还提出,要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线上培训,并将培训时长和考核记录计入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