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新闻

中债行情逆势回暖 固收类理财吸金

2025-04-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资金“撤离”美债的同时,中债行情逆势回暖,理财资金对债权类资产配置热情再度回升。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家理财公司官微产品推荐产品中,纯债固收或微含权类“固收+”理财成为近期的配置“明星”。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助推中债市场再度进入牛市阶段,投资者转向固收类理财以把握债市后续回升机遇的需求日渐旺盛。当前环境下,在存量固收类理财加快债权资产配置结构优化的同时,兼顾纯债、股票及可转债资产机会的基础上的“固收+”中波策略,也备受投资者及理财机构的青睐。

  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避险情绪升温,债券收益率下调。

  数据显示,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4月3日以来震荡回升,截至4月17日收盘248.19元,20日涨幅1.45%。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升,意味着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在持续下跌。4月2日以来,收益率震荡下行,截至4月16日,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CFETS)降至1.6433%。

  信达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在美国关税措施落地后,宽货币预期升温叠加避险情绪影响,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7日降至1.63%,创下今年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此后,中美关税不断升级,但国家队大量买入宽基ETF,随后美国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90日内维持10%的低关税,权益市场情绪有所回暖,长端利率维持震荡,10年期国债维持在1.65%附近。但4月7日—13日后半周资金面转松叠加降准降息预期升温,中短端利率有所回落,1年期存单利率降至1.75%下方。

  鑫元基金在研报中指出,在美国“对等关税”力度超预期和中国反制关税超预期影响下,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下降,风险资产普遍回调,美元、美债、美股三杀,流动性风险甚至一度冲击避险资产,国内债市则走出震荡调整行情,市场交易主线或由央行主动引导的狭义流动性约束,转向博弈关税战冲击下的基本面恶化预期,后续可能作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手段之一的货币宽松预期,债牛逻辑重新得到强化。

  也在最新研报中明确,在美国“对等关税”带来的冲击下,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下行,信用债收益率也跟随利率下行,中高等级短久期品种收益率降幅更明显。

  鑫元基金方面分析指出,关税冲击下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修复仍需宽裕的流动性环境支持,市场对央行降准、国债买入的预期愈发增强,向下继续突破需要政策利率中枢的进一步下移。

  随着收益率下行,债牛逻辑再度强化,以债权类资产为配置核心的纯债固收和“固收+”等固收类理财收益表现也显著回暖。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表示,2025年以来,我国债市在资金面趋紧、降准降息预期扰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变动等多因素影响下呈震荡趋势。其中,2月初至3月中旬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自3月下旬以来截至4月中旬呈现企稳回暖。以债券配置为主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受到中债行情影响,2月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下滑至2.00%以下,3月收益表现略有回升,平均月度收益率升至2.50%以上。

  进入4月份以来,固收类理财业绩表现进一步回升。Wind数据显示,披露最新净值的3700余只纯债固收类理财,近两周年化回报率超过2.5%的近950只,其中近170只近2周年化回报率甚至超过5%;18800余只“固收+”理财中,近两周年化回报率超过2.5%的有7400余只,其中超过5%的达2300只。

  从净值表现来看,债市企稳反弹之下,部分纯债固收产品净值明显上涨。Wind数据显示,4月3日至4月17日,70余只纯债固收类理财产品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0.3%,排名前三的纯债固收理财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17%、2.61%和1.28%。

  刘思佳指出,2025年以来,全市场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有所提升,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封闭式产品规模占比有所下降,最小持有期型产品规模占比提升相对明显,反映出投资者对稳健型固收类产品的配置需求仍较高,且对申赎灵活性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在联合智评近日披露的3月份理财公司纯固收类理财募集能力排名中,6只产品的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其中股份制理财公司5只、国有理财公司1只。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当前,投资者对固收类理财的配置需求依然较高,尤其是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固收类理财产品以其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受到青睐。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对固收类理财的需求更为显著。

  随着债市再度转牛,投资者对债权类资产配置的需求提升,理财机构对债权类资产配置的力度也在显著增强。

  某理财公司业务人士表示,当前债券市场情绪回暖、流动性环境改善,Bsport体育APP债券类资产具备持有价值,尤其以中短端信用债为代表的债权类资产,配置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平安理财相关业务人士也强调,关税战及金融市场动荡所驱动的避险情绪阶段性强化,为债市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撑。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若外部风险升级,国债收益率还有望突破前期下限,可考虑增加久期与信用债的配置。

  在此背景下,近来银行及理财机构纷纷将纯债固收或微含权的“固收+”类理财作为理财货架推荐的首选。

  从新发产品情况来看,4月以来纯债固收及“固收+”理财新发节奏加快。Wind数据显示,4月1日至17日成立的“固收+”理财接近820只、纯债固收理财逾210只。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王昊宇表示,缩短久期至6个月以内,是当前理财机构新发产品呈现重要趋势。此外,存量固收类理财也在加速调整债权类资产配置,增加短久期同业存单、高评级产业债及ABS(资产支持)证券比重,部分机构通过衍生品对冲利率风险。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也认为,近来中债行情延续,固收类理财收益表现相对较好,新发固收类理财在产品设计、业绩预期及配置倾向上更倾向于稳健性和收益性并重的策略。

  王昊宇还指出,当前环境下,理财机构在新发固收类理财上还呈现出通过“固收+REITs”“固收+期权”等策略增厚收益和引入浮动收益机制以应对市场波动。

  在王昊宇看来,与美债收益率剧烈波动相比,当前中债市场保持相对稳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4%—1.66%,支撑固收类理财收益。但受存款利率下行及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整体下行,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跌破2%。

  由此,在控制回撤风险的同时,增厚收益是提升固收类理财吸金能力的关键。平安在研报中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传统纯债投资收益中枢持续下移,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面临资产负债管理压力。固收增强策略(“固收+”)通过多元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应对当前挑战。

  刘思佳表示,近来理财公司对“固收+”理财的发行力度提升,部分机构积极布局多策略、多元配置类产品,拓宽产品收益来源,增强投资吸引力。

  刘思佳进一步指出,当前,理财机构持续布局较多低波、存款存单、目标盈等策略产品,关注投资者在波动市场环境中对低波稳健和及时止盈的理财需求,通过供给多策略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投资需求。同时,部分机构也积极布局全球配置、可转债、优先股、挂钩指数或黄金等“固收+”产品。一方面在市场利率中枢走低的大背景下,通过打造多元配置的高收益弹性产品,满足投资者对于收益性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跟随市场趋势,阶段性把握各类资产投资机会,满足投资者对市场热点的投资关注。

搜索